第三四二二章 备受争议的画作

  “这东西一共三万美金,你要是卖,我给你现钱,咱们现在就能成交,要是你继续这么较劲,那便算了,这画是最难收藏的,你看你这东西已经有很多地方都沾上水,花了,根本值不了多少,我承担的风险太大。”

  马杰克也在一旁劝那小子。

  其实老二心中已经有些意动了。

  三万美金虽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但是却可以解决他眼前的困境。

  “再给加一万,我就卖给你。”

  那小子犹豫了很长时间,最终才说道。

  “三万五!”

  张天元肯定不会一下子加上去的,不然对方绝对会得寸进尺的,这种无赖他见得多了。

  “还是我做主吧,你们一人各让一步,这样吧,三万化,却照样可以在古玩行里吃得开。

  他不懂机巧,却踏踏实实,走出了另一个成功的典型,同样值得借鉴。

  其实张天元挺佩服马杰克这个人的,这种人就属于那种心态非常好的。

  买卖古董,从来不冒险。

  虽然赚不了大钱,但却一直是稳扎稳打,即便是亏,也是小钱,所以他的日子过得一直很舒坦。

  不像有些人,今天赚大了,结果明天又一无所有了。

  回到马杰克的家里,张天元又四处看了看,希望看看究竟还有没有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结果有一幅画,还真得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幅画有着明显的毕加索的风格。

  一开始,张天元还以为是马杰克家里的孩子胡乱画的,可是仔细看过之后,一颗心不由砰砰直跳。

  “老马,这东西卖吗?”

  张天元问道。

  “这个你也稀罕?这是我买来学习西方艺术的,可是终究还是看不懂,你要喜欢拿去就是了,也不值几个钱。”

  马杰克摆了摆手道。

  “不给钱那不行,你就说个价吧。”

  张天元尽量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说道。

  “那就给一百美金吧,算是个意思。”

  马杰克说道。

  张天元真有一种冲动,把这东西的真实价值告诉马杰克。

  不过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捡漏捡漏,别人不懂的那才叫捡漏啊。

  他给了一百美金,然后接过了这幅画,之后就找借口匆匆离开了。

  这可是利希滕斯坦的《宇宙学》啊。

  这幅画很久以前在拍卖会上拍卖过,好像是两千万美金,不知道怎么就流落到了马杰克手里。

  1923年,利希滕斯坦出生在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被称为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少年时期,他就在家学习绘画。

  高中毕业后,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美术系学习,在这里获得美术史硕士学位又被聘为该校的讲师。在这期间他对漫画产生兴趣,1961年形成了波普艺术的风格。

  于他而言,对波普文化的理解完全出于日常生验,一开始他就选择了无聊的日常题材:袜子、冰箱、笔记本、窗帘等等。

  他在2o世纪6o年代,根据爱情和战争连环画创作的系列绘画,成为了他进入大众视野的开始。

  1961年至1968年,他创作了7o幅给人印象深刻的黑白素描,在此期间,利希滕斯坦还创作了许多黑白油画,主题非常接近他的素描。

  他曾受到毕加索在蓝色和红色时期所创作作品的影响,并经历了一段抽象表现主义风格时期,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的画家,提出了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从日常事物中得到启,将大众化、大量生产、大众流行的物品作为创作母体。

  而开始以连环画为母题进行创作的契机是源于他的儿子对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热爱,它是一个新奇、活泼的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起大众的消费。

  自此开始,利希滕斯坦开始从连环画中寻找素材,运用了成为他标志性艺术符号的本戴点(ben-daydots)创作出了一系列为世人所熟知的艺术作品。

  利希滕斯坦通过日常通俗题材表现了美国社会浓重的商业文化特征,这一点也使他成为大众心中的波普艺术大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