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二章 假古董

  庙里的和尚说,这刀重一百化。

  有一天,宋高宗在寝殿坐着,旁边站着丞相汤思退。

  宋高宗无聊啊,问:“你家是处州的吧?你们那儿都有啥名胜古迹啊?”

  汤思退当然想把自己的家乡说好点了,张嘴就来:“臣家乡有个石僧题刻,写的是,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

  宋高宗听着挺有意思,高兴了,汤思退可急了。

  为啥啊?

  因为压根儿没什么题刻。

  下班回家,他立马把那首即兴编的诗写下来,派人连夜飞马赶回家乡。

  干吗啊?现刻!

  要不万一皇帝哪天高兴非要去看,不就穿帮了?

  这就算多了个景点吧。

  其实现在也是,旅游公司开发个山水,头件事就是找传说。

  有传说的要宣传,没有传说的,现编传说也得宣传。

  游客信这个。

  赝品中,字画是最多的。

  说起这个,还有个好玩的段子。

  《封氏闻见记》中,讲到唐朝两位书法家萧诚和李邕。

  萧诚以写见长,李邕以评论见长——萧诚老想让李邕品评一下自己的字,可李邕却根本不给他这个面子。

  萧诚把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字给他,他都不看。

  次数多了,萧诚觉得,李邕这是嫉妒自己,就是想在气势上压着他。

  萧诚搞怪,写了几幅字,还给做旧了,天天当着人把玩。

  有天见着李邕,萧诚说:“我家有王羲之的字,啥时候您给看看?”

  李邕立马答应了。

  可是过了十几天,萧诚也没再提这事儿。

  李邕说:“哎,那王羲之的字,你都答应了却不拿出来,别是忽悠人吧?”

  萧诚一拍脑门,赶紧让家童回家取去,结果空着手回来了,说没找着。

  萧诚说:“哎哟,前几天来客人还看来着,难道被偷走了?”

  李邕也着急了,让他好好想想。

  萧诚想了半天说:“想起来了,我放在某某处了,都忘了。”

  前戏做足,这幅“王羲之字”终于出现在李邕面前。

  李邕认认真真观看良久,说:“是真迹,平生未见啊。”

  话音一落,在座的人无不赞叹。

  过了几天,又是人多的时候,萧诚突然对李邕说:“那天给你看的字,是我小时候练字的时候写的,你还说是王羲之真迹,你是怎么鉴定的啊?”

  话一出口,大家耳朵全都竖了起来。

  李邕都傻了:“啊?是吗?拿来再看看。”

  字拿来了,铺开,李邕看得更仔细,时间也更长。之后,就把字往一边一放:“这个……是哈……仔细看,也不怎么好。”

  瞧瞧,专家都是这么见人下菜碟儿的吧?

  所以说啊,有时候这假古董流入市场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斯蒂芬·贵诺弄到这些假玩意儿就更不奇怪了。

  毕竟就连专家都未必真懂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