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安南都护府

  shuil

  “看看这道烤鸭,这个跟长安那边的烤鸭不太一样,配料不同,烤鸭用的柴火也不同,所以香味也不同。()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李好说的这个也是烤鸭,准确的说是后世滇省这边改良过的烤鸭,叫宜良烤鸭。宜良烤鸭又称滇宜牌烧鸭,是后世滇省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肴。

  起源于明朝,这宜良烤鸭并不算云南本土风味菜,它是由其他地方传过来的。烤出来的成品肥瘦相宜,皮酥脆,内香嫩,光亮油润,色泽红艳,清香离骨,地方风味显著。

  李好呆过的地方几乎都出来的学生。

  李好见了这些学生后,然后跟他们几人一起吃了一顿饭。这边怎么安排,李好跟他们交代了一番,让他们尽力配合王玄策,把南诏这边安稳下来,然后南进。

  安排妥当这些事情后,李好准备收拾东西回广州府去。年头出来,到了现在已经快年尾了,速度快的话,还能在春节前赶到广州府跟家人过一个春节。

  当然,这边李好照样弄了一个酒楼出来,以这边的山珍水产为特色经营,同时还会搜集这边的一些特产运往李好手其他城市的酒楼售卖,这个其他酒楼也一样。

  整个大唐现在各地出现的新鲜蔬菜瓜果,以及高产粮食,大部分都是走的酒楼渠道扩散出去的。同样也把各地的特产传播到大唐各个城市,这也是李好成立这些酒楼的初衷。

  根据李好手下的人统计出来的结果,现在的大唐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所有有点规模和人流的城市都有李府的酒楼。不过有些是李好自己亲自搭建的,有的是他的学生来做的。

  这些酒楼的功能都一样,做适合本地口味的美食,推荐本地特产,然后从别的酒楼引进特产,顺便推销一些新式的蔬菜瓜果。

  当然,这些酒楼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搜集所在城市的各种情况,或者帮李好散布一些消息出去。如南方到处有金子捡,这边有好多挣钱的机会这些消息,让那些在家乡过的不好的人纷纷往这边而来。

  效果很好,在没有电视无线电等东西的时代里面,酒楼这种地方散布消息是最好的办法了,而且还实用。

  “老师,你这是准备做米粉么?”快要走的时候,李好想起自己还有两件事情没有做,于是又把这两件事情拉了出来。这便有了他的学生见到的这一幕,李好似乎又在煮米粉吃了。

  “不!这个在这边不能叫米粉了。这个叫米线,过桥米线。”李好一边忙着自己手的东西,一边笑眯眯的说道。说实在话,这种造型叫米粉也没错。

  不过后世叫过桥米线叫习惯了,李好自然不会把这名字改了,这个叫过桥米线。跟其他米粉一样,过桥米线味道好的关键也是在于一碗汤。这碗汤的做法很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必须要用两只壮母鸡,一只老鸭子。

  用三只壮母鸡、两只老鸭子是不行!这是多年来厨师积累下来的经验,这样烧出来的汤才鲜,而且一定是老鸭子!鸡鸭都要现时宰杀,而且要把鸡血留着。

  等到用猛火把猪骨和鸡鸭煮四五个小时后,把汤里的所有东西捞出来。把鸡血挤成碎块放进汤里,不停搅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