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盟友

  政事堂。

  厅内来恒正捧着一卷《搜神记》看的津津有味,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特别兴盛,有鬼魅有佛法,有神仙方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搜神记是东晋年间所写,也是这类书中名头最大的一本。

  这本书满篇鬼神,其中也有许多人鬼爱情故事,如紫玉韩重婚缘,辛道度等都是讲大胆追求自己婚姻,甚至人鬼相爱的故事。

  做为贞观朝第一科的科举进士,来恒的仕途还是不错的,尤其做为秦琼的义子,朝中还有个做宰相的义弟秦琅照顾,当然是一帆风顺的。金榜题名后,被皇帝钦授了秘书省的校书郎。

  秘书省呆了三年,转到翰林院又做了一年,今年则又被调到了政事堂,做了堂后官。

  政事堂如今地位越来越高,职权超越三省,大权总揽,机构也越来越健全,从武德年间仅为宰相议事会议,变成了现在的最高中枢决策机构,因此政事堂下分设五房,为枢机房、吏房、兵房、户房和刑礼房五房。

  每房设三名堂后官,又有主书、录事等吏员。三名堂后官,则皆选京官担任,因为五房主要承担的是政事堂的秘书工作,因此堂后官基本上是自秘书省、翰林院等选调的士人担任。

  来恒是枢机房的堂后官,正式官称是政事堂枢机郎中,为正六品下职官,下面还有校书郎、正字、录事、主书等官吏。

  政事堂五房协助宰相办公,其中枢机房则专门经管皇帝下达给宰相的诏敕等行文,负责将诏敕收受、转递给宰相,他们平时做的就是转达皇帝文书于宰相,经宰相副署后再转给朝廷百司施行,是一个承办机密公文的秘书部门。

  来恒在秘书省和翰林院当了四年差,干的职事也一直就是文字工作,对这新差事倒是得心应手。

  尤其有秦琅的照应,加上马周这个宰相之前也是他翰林院的长官,而侍中魏征之前任秘书监时,对校书郎来恒也是十分欣赏,故此来恒进入政事堂后,如鱼得水,办事也深得宰相们赞赏。

  枢机房是五房中最重要的一房,不过政事堂宰相们每天早是朝会,然后来政事堂议事,中午堂食过后,便各归本衙办公去了,政事堂五房官吏也就轻松许多。

  来恒还能得闲看会小说。

  一名主书过来禀报,“来郎中,翰林院刚派人送来陛下的指令,是关于出兵西域之事。”

  来恒放下手里的搜神记,“嗯,翰林学士草诏过了,还是要经政事堂宰相们再议,然后交给中书舍人草诏?”

  “那位翰林说这是经过了甘露殿廷议的,所以让我们这边政事堂按制转给中书省,让中书舍人草诏,交宰相们副署,然后交有司施行!”

  来恒端起茶杯喝了口来自剑南的蒙愿意抽调几万人马往征西域。

  聊了半下午后,秦琅给他们一人一封举荐信,让他们带去给长孙无忌。

  回头他又给他李世民上了一道密奏,他觉得现在东突厥人大量挤在漠南,也不是个事,倒不如来一个驱虎吞狼之计。

  让契苾何力回河西统领契苾余部,让社尔从漠南带自己的本部,往西域从征,等平定肆叶护之后,到时可顺势让契苾部回到旧地,天山以北的热海-碎叶川一带放牧,让社尔率部于高昌西北的可汗浮图城安置。

  热海碎叶川便是伊丽河谷,而可汗浮图城是准噶尔盆地,这两个地方都是西域的要地,可汗浮图城这里有轮台,后世的乌城,而伊丽河谷更不要说,不仅是丝路北线的要道,也紧邻西突厥两大汗庭之一的千泉山。

  若是用两个忠于大唐的东突厥部落,安置于西域的两个要点,无疑能帮助大唐进一步打击西突厥,更快的把西域控制在手。

  他还提议,到时把欲谷设安置到鹰娑川,这里位于焉耆、龟兹的东北,高昌的西面,原来最早是铁勒人的地盘,契苾歌愣当年在此称汗,后来被击败后才被迁往热海。

  至于泥孰,待灭掉肆叶护后,可以让他建牙到康居国萨末鞬城,或是石国的拓折城,把他安排到昭武九姓去。

  而天山以南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五国,则要想办法将突厥驻军赶走,将他们纳入大唐的羁糜统治,可设五个都督府,让五国国王担任都督,封公侯之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